航海文化活动走进乐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走进集美大学开展航海文化研学活动(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4月28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 通讯员 吴晓丽)为持续深化校地共建,增强儿童青少年对航海文化的了解,培养海洋意识与科学探索精神,近日,厦门市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集美大学航海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小海豚义务导游团,以“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联动创新服务模式,精心打造“航海文化”系列主题课程,在寓教于乐中激发探索海洋热情,厚植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社区课堂:航海科普“驶”入站点
日前,一场“探寻航海奥秘 领略海洋风情”活动走进乐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志愿者带领青少年“穿越时空”,介绍了航海技术从古代木筏到现代巨轮的演变,并以“中共一大”历史情景剧片段剖析“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活动还融入红船模型制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船舶构造知识,将航海文化与红色基因深植心中。“这样的活动比课本更生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深刻理解了‘敢为人先’的精神。”居民王女士称赞道。
校园研学:文明实践“航”向未来
“小朋友们,假如你有一艘船,你想叫它什么?”“我想叫天宫一号。”“我要叫它深海探险者号!”近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迎来了一群“小小航海家”,30余名儿童青少年在家长陪同下,通过“实地参观+实践体验”立体式教育模式,打造“可触摸、可参与、可感知”的航海文化课堂,搭建探索蓝色海洋知识桥梁,开启航海文化研学之旅。
活动中,集美大学航海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以“集美一号”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趣味互动带领儿童青少年探索船舶发展史,学习航海方向辨别、航海仪器原理及心肺复苏(CPR)等应急救护技能。活动通过“大手拉小手”结对子拼装红船模型,助力在场儿童青少年化身“小小造船师”,让传统工艺的魅力与红色文化的养分在指尖传递。
当天,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小海豚义务导游团带领孩子们漫步校园——在允恭楼前聆听百年校史,在南极石旁感受航海先驱的探索精神,红楼展厅中透过图文与实物,串联起航海学院百年发展与航海文化的历史脉络。孩子们在“移动课堂”中触摸航海文化,领悟“勇于探索、同舟共济”的航海精神。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航海文化的魅力,既是对‘航海精神’的传承,也是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未来,集美区将持续深化校地共建,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更多特色品牌活动,为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注入新动能。
本次航海文化科普系列活动由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区委文明办指导,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乐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美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联合集美大学航海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小海豚义务导游团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