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峰
●陈晓峰 老宅的院子,方方正正,青砖铺就,平整而坚实。靠墙处,一棵石榴树亭亭玉立,枝叶繁茂。树下,几盆月季花竞相绽放,娇艳欲滴。每逢五月,石榴花便开得如火如荼,红得那般热烈,仿佛随时都会从枝头滴落。我时常觉得,这院子里的晨光,仿佛是自父亲那把竹枝扫帚的挥动下,缓缓苏醒过来。 父亲是个早起的人。天还黑着,他就窸窸窣窣地穿衣下床。他先是来到井边,用那清冽的凉水轻轻拍打脸颊。随后,他熟练地从门后取下那把用竹枝精心扎制的扫帚,开始有条不紊地清扫起院子来。扫帚与青砖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清扫完毕,父亲便转向他的另一片小天地——花木间。那几盆月季,是他心中的宝贝,浇水、施肥、剪枝,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他的剪刀,虽小却极为锋利,握在他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中,显得格外灵巧。只见他左手轻轻托起花茎,右手剪刀轻轻一合,咔嚓一声,多余的枝叶便整齐地落下。偶尔,他也会将剪下的花枝插入清水瓶中,置于堂屋的桌上,为这古朴的房间增添几分生机与雅致。 而母亲的身影,则总是出现在厨房那方小小的天地里。那间朝北的小屋,冬日寒冷刺骨,犹如冰窖;夏日又炎热难耐,仿佛一座蒸笼。然而,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母亲从未有过怨言。她的围裙上,时常沾着面粉或酱油渍,见证着她的付出与奉献。清晨,她揉面做馒头,面团在她手下发出“噗噗”的声响;中午,她切菜,“笃笃笃”的声音快速而有序;傍晚,她熬粥,米粒在砂锅里“咕嘟咕嘟”地翻滚。这些声音,交织成我童年最温馨的背景音乐,伴随着我成长。 父亲扫院子时扬起的细尘,在晨光里闪着微光;母亲掀开锅盖时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含笑的眼睛。他们从不说什么大道理,只是日复一日地劳作,像院子里的石榴树一样,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 随着劳动节的临近,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真正的劳动之美,或许就藏在这些平凡的晨光里——在扫帚划过青砖的声响中,在面团发酵的细微变化间。这种美,不仅教会了我们谋生的本领,更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姿态:认真、踏实、满怀敬畏。 (来源:集美报)
文章链接:http://www.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9020.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 条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