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重点督办11件代表建议

日期:2025-04-24 来源: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泉州洛阳桥 浏览:286 评论:0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重点督办11件代表建议

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关于加快推进泉州市数实深度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建议》《关于利用基层街道社区公共场所开展孤独症群体社区安置试点工作的建议》等11件代表建议,被确定为今年的重点督办建议。

按相关工作要求,这些重点督办建议将实行“双牵头”工作机制,分别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两院主要领导领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全面督促推动办理落实。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加快推进数实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新引擎和新路径。泉州是全国“十强工业城市”,推进数实深度融合,能够为泉州产业转型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打造新型工业化的泉州模式。

为此,市人大代表徐莉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向心力”,高站位搭建数实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框架;畅通数据流通“主动脉”,立体化构筑数实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协同矩阵;锚定产业集群“新坐标”,全方位培育数实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创新引擎;聚焦产业转型“发力点”,全维度打造数实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 关爱孤独症

利用公共场所开展社区安置

关心帮扶孤独症群体是一项时间周期长、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的民生工程。聚焦超过15周岁的孤独症细分人群,市人大代表王文郴结合当前该群体安置现状,建议利用基层街道社区公共场所开展社区安置试点,让孤独症人士尽可能在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中融合。

结合泉州市实际,他建议,针对超过15周岁的孤独症人群开展社区安置试点工作,从场地要素、资金扶持、专业支持、社会参与等方面提供资源要素支持;充分依托街道社区基层的物理场所载体,整合各方力量,开展试点工作,探索落实“医、康、教、养、劳、社”的多学科融合的一体化服务。

关键词 跨境电商

法治护航企业“出海”

在全球经济深度交融的今天,“走出去”是中国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然而,跨境贸易投资的法律风险、合规难题和文化壁垒,让不少企业在“出海”浪潮中步履维艰。

为此,市人大代表洪炳煌建议,法治护航企业“出海”。他建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进一步优化服务机制、壮大专业队伍、提升服务效能,让法治成为企业出海的“护航罗盘”,助力泉州企业在全球市场行稳致远。他还聚焦法律风险防范与指引、纠纷解决与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司法协作与交流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加强知识产权培育转化运用

知识产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如何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合我市产业布局,市人大代表柳璟等从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产出、高效能运用、高水平服务、高标准保护四方面,建议加强知识产权培育转化运用。具体要:对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围绕产业链开展知识产权布局;支持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促进高新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加强资源集聚和政策集成;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树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鲜明价值导向,为泉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在沿海大通道建设人行天桥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石狮市往泉州晋江大桥方向的沿海大通道车流量越来越大,同时到滨海公园游玩、沿海劳作的人员也大量增多。聚焦这一交通安全隐患,市人大代表丁思亮建议,在该路段建设多个人行天桥,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和顺畅。

建议严谨论证天桥建设地点,既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周边的人流密集区域,满足行人的过路需求,又能确保交通安全便捷。同时,在天桥两端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如轮椅坡道、扶手电梯等,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能够顺利通行;在天桥上设置照明设施、防雨棚等,为行人提供舒适的通行环境。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加强规划保护打造活力亲海空间

泉州拥有500多公里海岸带。围绕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建设,市人大代表庄刚毅等建议,通过陆海统筹全面优化海岸带空间格局和生态质量,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公众亲海空间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海洋生态的需求。

建议加快推进海岸带空间规划编制和管控,提升陆海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系统性和统筹性,实现海岸带资源精细化利用和管控。系统谋划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陆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和历史文化资源,做精做优滨海文旅产业,打造亲海旅游新高地。

关键词 茶产业

提升茶园建设管理水平

茶业是泉州的优势特色产业。市人大代表庄天怀认为,与茶叶全产业链建设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茶园建设与管理短板突出,应进一步提升茶园建设管理水平,促进茶叶高质量发展。

他建议,专项规划“三茶”统筹发展,将茶园建设管理列为重点,结合乡村产业振兴,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强化要素保障,统筹任务推进与问题解决。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茶园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推动茶叶生产朝园林化、良种化、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迈进。应乘势推进标准化、智慧化、生态化茶园建设,筑牢产业融合根基,优化茶园生态,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

关键词 中国鲎

探索设立福建省首个“鲎保护社区”

鲎是动物界屈指可数的“活化石”物种。市人大代表赵昕东认为,加强泉州海域中国鲎保护和繁育工作,完成中国鲎的种群生态修复,对于泉州海洋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建议组织开展泉州海域中国鲎栖息地的调查和评估,建立中国鲎资源可持续利用长效机制,制定科学保护管理方案;加强中国鲎科学研究和幼苗增殖放流工作,建立专业的泉州海域中国鲎繁育中心;开展涉海项目对中国鲎影响环评及相关治理,探索推动海峡两岸四地共同保护中国鲎;探索设立福建省首个“鲎保护社区”,打造泉州沿海中国鲎保护生态文明样板。

关键词 文艺院团

加大对基层文艺院团扶持力度

基层文艺院团是党和政府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文化惠民、文化普及、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必须加强引导和扶持。为此,市人大代表黄华英建议,加大对基层文艺院团扶持力度。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及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鼓励演职员多演出的激励机制,为演职员充分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开展基层县级剧团发展情况调研,推动建立符合舞台艺术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借鉴其他地市经验,出台文艺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和资助金额。在专项资金申报方面给予地方院团政策倾斜。

关键词 中医药传承

加快建设中药传承科研创新中心

泉州中医药源远流长,是福建省唯一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地级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此,市人大代表陈长贤等建议,在泉州市正骨医院中药制剂室基础上,加快建设泉州市中药传承科研创新中心。

建议按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心、创新中药研发中心、中药制剂配制中心、中药传统炮制中心“四大中心”进行功能建设,积极融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新兴技术,打造“医、教、研、文、旅、康”为一体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示范平台,为泉州人民群众健康和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 文旅产业

加快打造全国研学实践高地

研学作为文化、旅游和教育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能够有效地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市人大代表戴嘉添建议积极挖掘我市文化旅游与教育资源,加快打造全国研学实践高地,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围绕补链延链强链提出具体建议:激发保障机制,结合行业,出台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建设运营规范、行业导则、引导措施等系列引导策略,让保障机制“全”起来。激活研学资源,创新服务标准与产品体系,探索“研学+乐园”“研学+安全”“研学+科技”“研学+农业”“研学+营地”等融合方式。激励人才动能,让研学队伍“动”起来。(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颜雅婷 通讯员 吴美剑)

文章链接:http://www.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8043.html
标签: 泉州七中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