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英雄魂 家乡新貌慰忠烈

日期:2025-04-22 浏览:0 评论:0

  国家级非遗漳浦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少萍创作剪纸作品致敬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时空对话英雄魂家乡新貌慰忠烈

  高少萍在创作

  近日,国家级非遗漳浦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少萍创作了一幅大型剪纸作品《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以此纪念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牺牲85周年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该作品将被捐赠给福建省华侨博物馆,作为华侨精神的时代见证。

  在高少萍的剪纸工作室里,只见她手持剪刀,在纸上精心刻划着作品人物脸部的线条,每一笔都彰显出她精湛的刀功。谈及创作缘由,高少萍表示,这与她与女英雄李林的同乡情缘密不可分。两人祖籍同为漳州龙海石码,且都曾居住在解放南路——李林故居位于今解放南路20号,而高少萍的童年则在解放南路50号度过。李林是归侨,高少萍是侨眷,这份特殊的缘分让高少萍在塑造李林形象时饱含深情。

  “李林不仅是民族英雄,更是与我流淌着相同血脉的乡亲。她的壮烈事迹从我小时候就在街坊间传颂,这份情感驱使我以剪纸艺术让英雄精神永续传承。”高少萍坦言,同乡情、邻里缘与家国情怀的交织,成了推动这幅作品诞生的深层动力。

  李林,福建漳州人,幼年侨居印尼,14岁归国求学。全面抗战爆发后,她投笔从戎,任八路军120师独立6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转战晋绥边区。1940年4月26日,在晋绥边区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机关群众转移,身陷重围的她击毙6名日军后,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年仅25岁。2009年,她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高少萍的剪纸作品以李林的故事为原型,以“时空对话”为创作理念,巧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元素。画面主体定格了李林跃马挥枪的飒爽英姿,背景既可见龙海慈济祖宫、中山亭等承载乡愁的地标,又融入了象征新时代发展的“和谐号”动车组与前沿科技符号DeepSeek。这些时代元素的出现,寓意着让英雄看见今日盛世,是对先烈最深情的告慰。

  在技法呈现上,这幅剪纸作品突破了传统剪纸的平面构图,采用了多层叠加技法。战马的鬃毛以2700余个锯齿纹呈现动态张力,枪械细节则通过“阳剪”与“阴刻”交替展现立体感,背景建筑群更以微雕式镂空工艺精琢。整幅作品耗时三个月方得完成。

  除主创作品外,高少萍团队还同步开发了系列文创衍生品,将李林形象转化为书签、团扇、灯饰等剪纸伴手礼。这些融合了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化的产品,将通过华侨博物馆、侨乡文化节等渠道进行传播,让英雄故事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触达大众。

  福建省华侨博物馆筹备组负责人表示:“该作品既是对华侨抗战史的珍贵记录,也是‘侨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典范。馆方正策划专题展览,将通过剪纸艺术、文物史料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展陈,立体呈现华侨群体的家国担当。”

☉林惠卿文/图

文章链接:http://www.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7519.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