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福建日报刊发文章《武夷山文旅项目建设的启示》,报道了近年来,武夷山干部群众立足全国唯一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的优势,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其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福建日报》截图
原文转载如下:
水秀剧场升级改造、度假区步行街改造、夜景提升、深业憬居酒店、传奇武夷、飞越福建、万里茶道游历图书馆、万里茶道展示馆、崇阳溪漫游道提升等武夷山十大重点文旅项目,已有9个接近完成,并将于4月17日的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开锣启幕。
近年来,武夷山干部群众立足全国唯一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的优势,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其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树“项目为王”理念。优质项目是文旅经济发展的“引擎”。早在多年前,武夷山文旅产业发展就探索出“项目为王”的经验,并落地、升级了一批重点项目。比如,武夷山王牌文旅项目《印象大红袍》从一场演出衍生出一个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项目从创意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政策引领、机制托底。地方政府要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推动政策早落地、项目快推进、措施见实效。
练引项目真功。每年,市场上、学院里诞生的项目很多,能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其中的优质项目,并把项目引过来,考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眼光和实力。武夷山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常态化的重要工作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资源和力量,用好以商招商法、打好产业链招商法、练好“一把手”招商法,积极探索基金招商、场景招商、产业生态招商等新模式,千方百计把跟进对接的意向转化成实打实的项目成果。
显干项目本事。一个好想法要变成好项目,并能推动百姓的好生活和地方的好发展,不仅需要战略家的眼光,更需要实干家的韧劲。为确保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武夷山建立市领导一线指挥调度机制,每日现场督导、现场会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做到问题解决在一线、服务跟进到现场。坚持把工地当阵地、把现场当考场、把进度当尺度,全过程跟进、全天候服务、全要素对接,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吴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