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屯乡:废弃小学变身“问稻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日期:2025-04-21 来源:武夷山融媒体中心 浏览:1 评论:0

  

作为吴屯乡后源村招商引资项目的之一的“问稻社”,自去年投入运营以来,深挖特色资源优势,以打造高端民宿自驾游栖息地为目标,通过村企合力,科学谋划、流转土地,建设农耕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问稻社”是由吴屯乡后源村一处废弃的乡村小学改造而成。其设计风格别具一格,以环形屋顶串联三栋老校舍,让建筑与周边梯田、竹林自然衔接,不仅保留了原建筑的历史记忆,更通过现代化设计手法,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

  

  

据社长张挺介绍,创建“问稻社”的想法源于自身的农耕情节,意在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吴屯乡得天独厚的高山小气候及“北米”优势为依托,打造高端米品牌。同时,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田园,享受生态的禅意空间,沉浸式体验中国农耕文化的魅力,实现农文旅的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问稻社社长张挺:

“在武夷山有'南茶北米'的说法,这里高山小气候,海拔600米和弱碱性的水种的米本身就比较好吃,这里试种也非常的成功。我自己打田、种,基本不施肥、不除草,是一种自然的成长方式,就是它应有的味道,让来我这里的朋友包括客户理解到真正的中国农耕文化,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

  

  

在吴屯乡乡党委政府和后源村村“两委”的协助下,该合作社从村民手中流转了200余亩的土地培育、种植优质稻。同时,乡、村“两级”还在农耕人力调配、技术指导、生产加工、防灾减灾等方面给予帮助。

  

  

吴屯乡后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培旺:

“针对生产加工问题,我们联系了北路米业,帮助他把稻米生产出来。针对农社入口处碎片化的耕地,也积极对接,进行土地权益整理,希望能把它调出便于问稻社更好利用。”

  

  

吴屯乡后源村招商引进问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盘活了当地闲置资源,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下一步,吴屯乡将充分发挥引商、招商企业的自身“造血功能”,加强辐射带动作用,开发更多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和创业者来到这里,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吴屯乡后源村党支部副书记祝永兴:

“我们后源村是乡村振兴试点村,通过以商引商、再招商,来共同打造后源农村的旅游,以及我们的北米和稻花鱼产业。所以我们的理念是引进一些中高端的民宿,让游客吃、住、行都能过落下来,从而带动后源农产业的发展。”

  

记者/陈文杰 张萍 通讯员/詹鸿武

文章链接:http://www.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7337.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