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忆烽火 邮集之中寄深情

日期:2025-03-03 浏览:3 评论:0

  方寸之间忆烽火邮集之中寄深情

  ——记蔡炎明与他的收藏

  蔡炎明的《烽火共征程》邮集部分展示

  蔡炎明正在翻阅他精心编辑的《烽火共征程》邮集

  邮票,这小小的方寸之地,记录着重大事件、人物风貌和文化传承,让人回味无穷。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漳州,有一位资深集邮爱好者蔡炎明,他用精心整理成册的邮集《烽火共征程》,为这场伟大胜利献上了一份独特的深情。

  踏入“邮池”情根深种

  初见蔡炎明,他精神矍铄,虽已年届七十,但谈及邮票,脸上立刻焕发出光彩,仿佛回到了那些与邮票相伴的青春岁月。

  1980年,全国掀起了一股集邮热潮,蔡炎明也被卷入了这股潮流之中。那时,他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一位爱好集邮的同事影响下,怀着好奇与憧憬,踏入了集邮的大门。“刚开始觉得邮票小小的,图案精美,很有意思。”蔡炎明回忆道,那时候也不懂什么收藏价值,就是跟着大家一起收集一些盖过邮戳的邮票,觉得很有成就感。

  随着对集邮的深入了解,蔡炎明不再满足于普通的邮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极限片,“当我第一次看到极限片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了。”蔡炎明兴奋地说,“它比邮票更丰富、更立体,邮票、明信片和邮戳三者完美结合,简直是艺术品。”从此,蔡炎明便一头扎进极限片的收集世界。

  收集极限片并非易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为了找到心仪的极限片,蔡炎明跑遍了漳州的大街小巷,逛遍了每一个邮票市场和古玩店。他还经常与各地的集邮爱好者交流,通过信件、网络等方式互通有无。

  “有一次,我听说北京有一位藏家有一张我一直梦寐以求的极限片。”蔡炎明回忆道,“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张火车票就去了北京。”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见到了那位藏家。然而,对方开出的价格让蔡炎明有些为难,“价格超出了我的预算,但我实在太喜欢那张极限片了。”蔡炎明说,“最后,我和他软磨硬泡了好久,又拿出了自己收藏的一些珍品与他交换,才终于把那张极限片收入囊中。”

  几十年来,蔡炎明就这样执着地收集着极限片,他的藏品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齐全。但他始终觉得,应该用这些藏品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蔡炎明心中一动,决定整理一部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邮集,以此纪念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说干就干,蔡炎明从自己多年的藏品中挑选合适的极限片。他按照主题,将邮集分为三个部分。在整理过程中,蔡炎明对每一张极限片都倾注了深厚的感情。“这张白求恩的极限片,是1988年出差到石家庄邮政三支局去盖戳的,至今已经37年了。”蔡炎明轻轻拿起一张极限片,眼中满是爱惜,“每次看到它,我就想起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作出的无私奉献。”

  蔡炎明还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注释,力求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我希望通过这部邮集,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蔡炎明说。

  如今,《烽火共征程》已经编辑成册。这本邮集,不仅是蔡炎明多年集邮的心血结晶,更是一本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册。“集邮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蔡炎明感慨地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知识,结交了朋友,更懂得了坚持和执着的意义。希望邮集能在更多的地方展出,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本报记者李润文/图

文章链接:http://www.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7638.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