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安”无事 不变追求

日期:2025-02-27 浏览:4 评论:0

  “巷安”无事不变追求

  ——记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漳州市公安局巷口派出所

  漳州市公安局巷口派出所民警集体合影

  位于芗城区的巷口派出所成立于1949年10月,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划分为16个社区,常住人口10.8万人。走进巷口派出所,一枚名为“巷安”的警务品牌logo十分吸睛。它的外围是蓝色线条勾勒出的盾牌,内里是“巷”与“安”二字的融合重构,意蕴着巷口派出所对“为人民服务”的深刻理解。“巷口平安无事,就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巷口派出所教导员赵振林说。

  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巷口民警接续奋斗,将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学习新时代“漳州110”先进事迹有机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使命,不断丰富“巷安”文化。2月19日,巷口派出所荣获第五届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共建共治惠民生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是“巷安”的根基。2019年,巷口派出所在全市率先试点推进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暨“社区(乡村)110”治理体系,构建以警员和网格员为核心,以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队等各类群防群治队伍为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巷口派出所的荣誉室,一面印有“公益联动扶危济贫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锦旗,记录着“2+N”模式帮扶群众的暖心实践。2023年3月,民警李明光在东园社区走访中,了解到空巢老人蔡某身患重病,生活困难且子女常年在外,便立即联系了“N”支队伍中的漳州市“爱心壹佰”公益协会和漳州市义工协会。协会积极响应,先是送上1万元爱心救助款,随后又安排义工进行护理,蔡某得到了妥善照料。

  5年来,巷口派出所不断深化拓展“2+N”模式,创新公调联动、警保联合等模式,创建驻点校园的“巷小美”警务服务室,共协助帮扶救助困难群众268人次,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6%,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34.9%,电信诈骗类案件发案率、受损金额同比分别下降70.4%、37.7%。

  多方联动解矛盾

  小警情里连着大民生。纠纷发生时,警察的出现能够迅速平息事态,促成“案结事了”。但做好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达成“人和、心安”,才是“巷安”的关键。

  2023年4月,巷口派出所辖区某小区计划加装电梯雨棚,其间遭到了一楼业主李某的阻挠,认为此举严重影响到自家的采光通风和视野,双方各不相让。巷口派出所民警熊远新在平息争执后,组织各方到“巷安”调解室进行调解,并通过讲述“六尺巷”的故事引导矛盾双方兼顾彼此的合理诉求。最后,电梯业主代表赖某与李某签订协议,缩减雨棚规模,安装透明玻璃,并补偿李某1万元,李某最终同意了电梯雨棚的加装事宜。

  自2023年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以来,“巷安”调解室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依托“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高效运作,定期邀请全国金牌调解员赖水顺驻所调解,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预防“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同时,在人民调解的基础上增加“司法确认”,让调解成果加上法律“保障锁”。据统计,自“巷安”调解室成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537起,群众对社区民警知晓率达98%。

  “要把每个群众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当警察,就要为百姓做好事”“我们就是‘多事’的警察,我们‘多事’,群众就‘少事’了”……在巷口派出所警营文化区域走廊里,一代代民警的切身实践浓缩成一句句感言写在墙上,生动诠释着“人民的保护神”的职责使命和不变初心。

  ⊙本报记者蔡楠楠

  通讯员马辰文/供图

文章链接:http://www.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06755.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